2024~2025第一学期子课题二总结
子课题二《水墨画技能技法整合与创新的研究》总结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执笔:杨阳
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对幼儿的艺术素养提升和文化传承有着深远影响。然而,当前幼儿园水墨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技能技法缺乏系统性等,限制了幼儿对水墨画的深入学习与发展。因此,本课题旨在探索整合水墨画技能技法,并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幼儿园水墨画教学质量。现将一学期以来子课题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开展情况
(一)追随主题,技能技法整合。
1.线条技法:引导幼儿掌握直线、曲线、折线等线条的运用,培养其对线条的控制能力。
2.色彩技法:教授幼儿色彩的搭配与运用,让他们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
3.构图技巧:帮助幼儿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如对称、平衡、主体突出等。
(二)创新教学方法。
1.游戏化教学:将水墨画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水墨画技能。
2.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情境,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受水墨画的魅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动画等,丰富教学内容。
(三)审美能力培养。
1.欣赏作品:引导幼儿欣赏优秀的水墨画作品,培养其对美的感知与欣赏能力。
2.创作实践:鼓励幼儿进行水墨画创作,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美、创造美。水墨画需要细心和坚持,每一笔每一点都体现出了画者的用心,需要画者不断地调整颜色,调整形象,所以每个孩子都需要付出一定的耐心。绘画时需要小心谨慎,细致入微,这也能帮助幼儿提高注重细节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增加幼儿水墨文化的传承与民族认同感。
水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启蒙式传播。幼儿可以了解到中国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如宣纸、毛笔、墨汁等绘画工具的使用,知道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瑰宝。
在《水墨画》艺术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方面,首先需要让幼儿了解水墨画的起源和基本特点。通过简单生动的故事、图片资料和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水墨画源自中国古代,以墨为主、水为辅,追求意境和笔墨的灵动等基本特点。通过这些介绍,可以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水墨画的创作过程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无论是调墨、运笔还是构思画面,都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专注力得到锻炼,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使用毛笔作画需要幼儿对手部肌肉进行精细控制。例如,握笔姿势的掌握,以及在宣纸上准确地运笔,都需要手指、手腕等部位的协调配合。这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书写等活动做好准备。幼儿可以通过不同的运笔方式(如中锋、侧锋)来表现不同的物体。像用侧锋画出的石头,粗糙而有质感;中锋画出的竹子,挺拔而有骨力。这种丰富的表现形式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创意表达。
二、水墨画艺术教育注意事项
(一)材料准备方面
1.要选择质量合格、适合幼儿使用的工具材料,像毛笔,需毛质柔软且不掉毛的,宣纸要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墨汁也要无刺鼻异味等,保障幼儿使用安全和能顺利作画。
2.根据教学场景和幼儿数量,准备充足的材料,避免因材料不够影响幼儿创作热情和教学进度。
(二)教学内容方面
1.教学内容要贴合幼儿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对于小班幼儿可以从简单的点、线、面认识和简单图形的描绘开始;中班、大班再逐渐增加如简单物体、场景的创作等难度稍高的内容。
2.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在教技能技法的同时,讲述水墨画背后相关的传统故事、文化寓意等,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方面
1.多采用趣味性教学,例如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笔墨纸砚,或是开展小组竞赛来激发幼儿创作积极性。
2.避免单纯的技法灌输,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本技法后自由创作,不要过多限制他们的画面内容和表现形式。
(四)安全卫生方面
1.提醒幼儿正确使用毛笔等工具,防止戳伤自己或他人,使用完后及时清洗双手,避免墨汁沾染到衣物、脸上等。
2.妥善放置和保管墨汁等容易打翻、弄脏的材料,课后做好教室的清洁整理工作,保持良好的教学环境。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1.幼儿作品:幼儿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水墨画作品,展现出对水墨画技能技法的掌握与创新。
2.教学案例:形成了多个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了参考。
四、下阶段课题研究目标
1.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水墨画技能技法的整合与创新,挖掘其文化内涵。
2.拓展教学:扩大教学实践范围,让更多幼儿受益。
3.资源开发:加强资源开发与利用,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
总而言之,随着对水墨画的深入学习,幼儿会对中国文化产生亲近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当他们知道水墨画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独特地位时,会更加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