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
《生活教育视域下幼儿美工游戏活动的实践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星湖幼儿园 执笔:濮亚仙
一、课题的提出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教育建议:“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艺术。艺术在生活中的运用随处可见,如日常的穿搭、物品的归类摆放、标识的辨别等等。因此,艺术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幼儿感知并体验生活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要点:“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艺术活动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他支持幼儿从生活中丰富审美经验,他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展示对美的理解,是幼儿提升美术创造力的桥梁。
水墨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基于幼儿生活在幼儿园开展水墨艺术活动,让幼儿从小就接触、了解和继承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培养幼儿发现、感受和表达现实生活中的各类美,是为促进幼儿兴趣、爱好、自信和情感、意志、创新等心理品质的整体和谐发展。
我园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美育教学特色,组织班级定期开展与美育有关的小专题活动,幼儿有初步的水墨艺术活动经验,对水墨艺术有浅显的认识和理解。但是,目前关于水墨的艺术活动的研究是零星的,主要依赖于教学活动开展。本课题预设通过系统地梳理与分析,基于幼儿生活,整合水墨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运用于艺术活动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美能力。
二、概念的界定
1.幼儿生活:生活,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本课题中的幼儿生活是指以幼儿的一日活动为基础,建立在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的要求上开展相关水墨艺术活动的各种活动。
2.水墨艺术活动:水墨,指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法。艺术,即以“美”的范畴统摄各门类,指绘画、雕刻、建筑、诗歌、音乐、舞蹈等活动。本课题中的水墨艺术活动是指通过搜集水墨画欣赏作品,整合并弱化水墨技能技巧,创设符合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创意美术的各类活动。
三、理论依据
1.《指南》:在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中提出:“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如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如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由此可见,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很多艺术形式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以便更好地帮助幼儿构建对美的理解和概括。这为水墨画欣赏作品的选择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尊重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幼儿感兴趣的以及可再创作、再利用的水墨作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
2.陈鹤琴“活教育”理念:“游戏和教育是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水墨艺术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想要让幼儿直观地接受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通过游戏的活动形式,灵活地强化水墨技能技法的重难点,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幼儿掌握与水墨艺术相关知识,从而利用其表达美和创造美。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一方面,生活决定教育,教育的目的、原则、内容和方法都由生活决定;另一方面,教育又能改造生活,起到推动生活进步的作用。近年来国潮的兴起,也在告诉我们,水墨艺术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校园,它也切实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这为幼儿审美意识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
研究价值:本课题以幼儿生活为基点,通过系统性地梳理水墨艺术内容与形式,引导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通过弱化水墨技能技巧的复杂性,开展符合幼儿特点的水墨艺术活动,鼓励幼儿表现美、创造美。本课题不仅旨在提升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对幼儿教师而言,是新的知识补充,能够帮助他们调整水墨艺术活动的教学策略,增进活动方法。对幼儿园而言,相比美术领域的其他活动,水墨承载的文化传播力更加有特色,意蕴更淳厚,能够帮助我园更好地传达美育的理念。
创新之处:学前教育阶段关于水墨艺术活动的研究更多的偏向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一种水墨技能。本课题在此基础上,基于幼儿生活,全面地筛选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水墨画欣赏作品,整合并创新水墨技能技巧,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水墨画核心素养,提升幼儿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五、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搜集可供幼儿欣赏地水墨画作品,分类整合成一本有关3-6岁幼儿水墨画欣赏作品图册。
2.基于幼儿生活,通过开展水墨艺术活动,增强幼儿作品的文化底蕴,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升教师在水墨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联教学设计,丰富幼儿园的美育活动。
(二)研究内容
1.子课题一:基于幼儿生活的水墨画欣赏作品选择的研究
研究要点:根据《指南》、《纲要》的理论要求,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的兴趣需要,有目的地选择与幼儿生活相关的水墨画欣赏作品。分析这些作品的主题、风格、作画的方式等,同时要考虑到作品的构图、色彩等方面,评估作品对提高幼儿欣赏能力的有效性。形成一本有关3-6岁幼儿水墨画欣赏作品图册,为后续的研究活动奠定基础。
2.子课题二:水墨画技能技法整合与创新的研究
研究要点:以水墨画主要笔墨运用为基础技法,进行分类整理,代表性的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点染,擦,破墨,泼墨等;墨于水的变化分为五色,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将复杂的技能技法简化并与幼儿生活紧密结合,减少技能技法的枯燥性。采用不同工具模拟毛笔,突出技能技法的特性;同时融入生活材料,增加创美的可能性。以这样的形式对水墨画技能技法进行一个整合创新,使水墨艺术活动更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
3.子课题三:基于幼儿生活的水墨艺术活动的开展
研究要点:将利用收集的图册资料,运用多元化欣赏手段,如多媒体互动等,旨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创设富有游戏性的学习情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水墨画的技能技法。紧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围绕主题、季节、节庆等元素,设计一系列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水墨教学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发现美、感受美,与美进行深度“对话”,从而丰富他们对水墨艺术的感知与体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六、课题研究方法和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纲要》、《指南》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学习国内外有关“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和“水墨艺术”的研究成果,拓展思维,支持本课题的研究。
2.实践调查法:通过前期问卷调查,了解本园幼儿对水墨的欣赏喜好,了解本园教师对水墨艺术教育活动的思考等等,明确课题研究方向。
3.行动研究法:制定水墨艺术渗透于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课程策略,开展实践活动。
4.案例分析法:对于研究中活动较优质、展示具代表性的情况,进一步总结、积累,逐步形成可借鉴的操作性经验,体现本课题的应用和价值。
(二)研究对象:
幼儿园小、中、大班全体幼儿
七、研究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次课题研究是基于幼儿生活开展水墨艺术活动的一次实践。在具体的研究中会运用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等,针对水墨画欣赏作品的选择展开资料搜集,然后结合理论文献和幼儿特点及需要,整合、创新水墨画技能技法,并运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分析和探讨其适宜性,补充和完善其有效性,整理出基于幼儿生活的水墨艺术活动策略。
(二)研究过程:(2024.3——2026.4)
1.前期准备阶段 (2024.3-2024.6)
(1)进行课题论证,确立子课题研究内容。
(2)成立课题研究组,分担课题研究任务,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3)课题组搜集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进行初期调查。
2.实施阶段(2024.9-2025.6)
第一阶段(2024.9-2025.5)
(1)依据初期调查,搜集各类水墨画。
(2)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出发,筛选出适合本园幼儿水墨艺术活动的资源。
(3)基于幼儿生活,降低水墨画技能技法的难度或复杂性,在此基础上开展水墨艺术活动。
中期汇报阶段(2025.5-2025.6)
(1)总结回顾第一阶段的研究进展情况,对课题研究中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总结、反思。
(2)举行课题研究的中期汇报活动,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明确后阶段课题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第二阶段(2025.9-2025.12)
(1)在中期汇报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课题研究,明确后阶段课题研究的方向和任务。
(2)根据实施情况,及时加以小结并撰写研究性材料(活动设计方案、学习心得、个案观察及论文),收集幼儿水墨艺术创意作品。
3.结题鉴定阶段(2026.3-2026.4)
(1)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3)汇编有关教育论文及总结、与水墨有关的美术活动设计专辑及幼儿水墨作品集等。做好结题、成果鉴定的各项准备工作。
八、预期研究成果形式
1.课题中期汇报。
2.3-6岁幼儿水墨欣赏作品图册。
3.3-6岁水墨集体教学设计汇编。
4.结题报告。
5.水墨艺术活动实施报告。(包括水墨主题计划、水墨区域活动、户外水墨活动以及大型水墨创作及展览活动。)
6.优秀教学随笔、教师论文集。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园设有局域网,班班有电脑,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教科研滚动网络,为课题组教师网上搜寻资料提供了保障。为了确保获得充足的研究资料,除订阅幼教专业杂志外,还选择添置相关的理论书籍,购买了大量关于教科研方面的书籍,软件,以方便教师及时查阅各种相关资料。
2.我园能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经费保证。包括资料的添购、外出培训、专家指导、鉴定、成果印刷出版等费用。并激励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不断积累经验,撰写高质量的论文。
3.我园制定了相应的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在研究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同时,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初制定学期计划,每两周召开一次科研活动,有计划地聘请美术领域指导教师芳芳老师定期来园指导、组织教师开展特色活动、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各级教科研培训,确保课题研究有序开展和扎实有效。
十、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主持人:濮亚仙 统筹、组织
子课题一组长:许钰涵
子课题二组长:杨阳
子课题三组长:董荣超
其他核心组成员:张俐群、张洋洋、卢芬
十一、主要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6)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3.于小燕,杭舒虹.幼儿园水墨活动游戏化的探索与实践[J].基础教育,2022(2)
4.王强鸿,殷红梅.幼儿园中国水墨画教学策略[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3(11)
5.周婷.浅析幼儿园水墨画教学的有效策略[J].2023智慧城市建设论坛广州分论坛,2023(3)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